高考 – 赵广笔记

赵广笔记

ZGNOTE.COM - 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农人

高考

今年的高考成绩陆续放榜,这1342万考生面临人生中第一次“大考”,回想自己2002年参加高考,已经是22年前,感叹这时间实在是过得太快!

现在的规则是先高考再填报志愿,据说还有填报志愿的大数据工具,可以帮助考生按照高考成绩,选到最适合自己分数的大学和专业。

当年我们是先填报志愿,再参加高考,所以,填报志愿只能参考两个数据:

  • 所在高中的历次模拟考的校内排名,对照本校往年升学情况排名,做参照;
  • 高三开始,市里十几次的模拟考成绩,与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,掌握自己大致排名情况。

这种先填报后考试的规则,就让填报志愿这个过程非常的纠结。在那个年代,除了每年那批天才考生,几乎没人能有十拿九稳的把握,多少也有点“拆盲盒”的感受,因为每年总会有些“意外”发生,比如,某所大学或某些专业特别热门,当年要是报考人数太多,就必然录取率低,导致一些考生就算成绩稳定输出,也只能掉落到第二、三志愿。所以,大家还是稳着填报志愿,不太敢冒进,否则第二志愿就只能进入候补录制,进入第二志愿的学校就基本代表落榜。

我在第一志愿考虑过的学校是中山大学、南开大学、天津大学、厦门大学、同济大学、四川大学,基本属于同一梯队,最后选择中山大学,主要还是认为城市更重要,由于出生在重庆,川渝地区又是外部务工的人口输出大省,所以从小就听说了广州、深圳这些沿海地区非常发达,另外在中学阶段,也深受香港喜剧片的影响,对广东、香港充满好奇。当时选择专业的顺序是计算机、电子信息、城市规划。

第二志愿填了江南大学,第三志愿已经没有印象了。

最后也比较顺利,被第一志愿学校的第二志愿专业录取,进入了中山大学的电子系。

高考对每个人都是非常重要的,选择学校、专业、城市也是技术活,所以也造就了某位网红老师“3小时入账2亿”给提供高考志愿填报的服务。

我的建议是,按照“学校、城市、专业”的优先级排序。如果你能考进清华大学,没人关心你读什么专业,再说绝大部分人毕业后也不干本专业的工作;而城市则代表就业的机会,在一个充满活力、满地机会的城市上大学,也能让你在大学期间提升视野和格局。

回头来看,虽然高考很重要,但并非最重要的,即使没有考上理想的学校,也不必灰心,在学校还有很多迭代的机会,比如,专升本、考研、出国、双学位、刷实习履历等等。

尽早意识到“个人成长”的重要性才是关键,否则就只能去职场历练,但更多的人是在职场多年也还没开窍,浑浑噩噩,频繁跳槽。

人生没有模拟考,为每次“高考”全力以赴,共勉!

想到这些,随笔一记!

# # # #

发布评论引用.

评论

标注 * 的为必填项。